【负责人解读】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黄智勇《来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3-03 08:54
    【字体:打印

    解读机构:来安县应急管理局:

    解读人: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黄智勇

    咨询电话:0550-5634700

    为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批示精神,县应急管理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修订了《来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

    一、政策制定背景:

    1、机构改革所涉及部门职责变化。机构改革后全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面临新形势,《预案》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职责发生了一些变化,需要尽快按照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要求予以完善。

    2、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要求变化。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滁州市政府印发了《滁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响应和救助工作。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突发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三、起草过程:

    应急管理根据《滁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草拟我县预案2021126日,通过县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征求来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面向全社会和相关机关单位公开征求意见。

    截止2022年15,收到1条意见,采纳1条建议,未采纳0条,未收到社会的修改意见

    2021年12月31日,县应急管理局召开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听证会,由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政府部门、企业代表、社会公众共40人参加。

    各方提出的主要几点不同意见及采纳情况如下:需增加附则,主要对预案的术语解释、预案演练、管理和实施时间作出说明

     

    2022年15日,通过县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和市管局公公平竞争审查

    四、主要内容:

    《来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主要包括8大部分,一是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依据、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二是组织指挥体系,明确了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组成及职责,工作组组成及职责;三是灾害救助准备,明确了对可能出现的灾情采取的救助准备措施;四是信息报告和发布,明确了信息报告和发布的主体、时限及要求;五是县级应急响应,明确了4个响应等级的启动条件和应对措施;六是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明确了生活救助和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七是保障措施,包括资金、物资、通信、装备、人力、社会动员、科技等保障和宣传培训相关措施;八是附则,主要对预案的术语解释、预案演练、管理和实施时间作出说明。

    本次《预案》修订结合了上位法律法规的指导以及我县实际,同时充分吸收新时期党中央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构建预案框架,完善预案内容,确保满足我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际需求。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共4节内容。一是结合我县自然灾害救助最新工作要求,明确本预案编制目的。二是根据上位法律法规及新发布的《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滁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丰富编制依据。三是综合考虑我县自然灾害实际情况,明确本预案适用范围。四是依据最新应急管理理念,规定预案工作原则。

    (二)组织指挥。包括指挥机构、办事机构、现场指挥部共3节内容。一是明确县减灾委为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二是确定县减灾委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并明确职责。三是明确现场指挥部及下设工作组职责。

    (三)灾害救助准备。根据省、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修订精神、机构改革要求及相关部门“三定”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灾害准备阶段的职责。

    (四)信息报告和发布。包括灾情报告、会商核定、信息发布共3节内容。一是明确灾情报告主体。二是明确灾情续报、核报时间要求和上报对象等。三是明确信息发布原则、内容和主体。

    (五)应急响应。包括响应分级、响应措施、启动条件调整、响应终止共4节内容。一是明确我县自然灾害救助响应分级条件、响应启动主体。二是明确应急响应时各部门的救助职责。三是明确特殊情况下应急响应标准调整情况。四是规定了响应终止程序。

    (六)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提出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3项内容,明确灾后救助各相关工作责任主体及职责。

    (七)保障措施。共8节内容,分基础保障、硬件保障、软件保障三个层次。基础保障强调各类队伍的建设要求,提出完善救灾资金分担机制、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和救灾捐赠民生保障机制建立要求;硬件保障提出关于保证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优先通行要求,强调加强救灾和物资保障业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及应急避难场所等;软件保障提出要求各涉灾部门做好科技技术支撑以及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和培训要求。

    (八)附则。包括预案管理、预案解释、发布实施共3节内容。明确了预案制定解释主体,以及制定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的要求。

    五、创新举措:

    一是引入专家开展灾害风险调查。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卫健、林业、地震、气象等方面专家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开展灾害风险调查,编制全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制定相关技术和管理标准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灾害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装备开发,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减灾救灾政策理论研究。

    二是充分宣传。建立健全全应急广播体系,实现灾情预警预报和减灾救灾信息全面立体覆盖。加快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及时向公众发布自然灾害预警。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规章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常识,组织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急救日”“全国科普日”“全国消防日”“国际民防日”等活动,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科学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减灾活动,推动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县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对接,做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修改、完善,做好资金来源管理、物资储备及部门协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