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18-03-10 09:10
    【字体:打印

    近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来安县“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来政办〔2017〕21号,以下简称《规划》)。为做好《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城镇化是现代化必由之路,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和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方向和必然过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打造宜居、宜游、富足、安宁的美丽来安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发展目标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健康有序发展,到 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0%,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7.5%,新增农业转移人口5.47万人。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密度较高、功能混合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大幅提高。
    ——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协同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探索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建设路径,加快推进县经济开发区、汊河经济开发区产城一体化建设,基本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绿色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镇产业发展、吸纳就业、聚集人口、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扎实开展省级“多规合一”试点,规划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初步确立。到2020 年,基本实现“多规合一”全覆盖。县城、汊河新城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关系更加和谐。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行政成本进一步降低,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形成。建立规范透明、主体多元、渠道多种、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加强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采用 PPP 等多种模式,采取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规划主要内容
    1.推进全域规划。树立统筹规划、集聚高效、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城乡规划理念,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镇风貌特色规划研究和城市设计引导,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在来安县城、汊河新区、半塔镇率先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到 2020 年,全县域完成“多规合一”工作。
    2.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滁来全城镇群区域空间利用和功能整合,推进滁来全第二通道建设,注重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3.彰显城镇特色。以提高人口、产业、空间、资源的集聚度为目标,突出打造来安县城、汊河新城两核,半塔、水口两点,一般乡镇和美丽乡村连线的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4.提升城镇功能品质。2020 年,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以棚户区、城中村、老旧住宅小区和旧商业中心(街区)为重点,改造提升老城区;科学、严格规划建设新城区,防止建设标准过度超前。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和产业集聚区平台建设。
    5.建设智慧城市。统筹政府信息资源,重点建设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商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项目,力求实现公共信息资源集中共享,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政府高效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居民宜居宜业。积极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到2020 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 50Mbps以上。
    6.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以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为抓手,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探索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提高项目土地容积率、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额度,省级开发区新建工业项目容积率不低于1.2,土地投资强度一般每亩不低于150 万元,或预期亩均税收(不含土地使用税)每年不少于10 万元。推进资源要素增量向增效的转变,加快形成工业集中、产业聚集、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发展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