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征求意见|关于《来安县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2-30 15:16
    【字体:打印

    关于《来安县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皖政办〔2019〕8号)文件和滁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滁政办〔2019〕15号)等省市文件精神,还有县政府关于全县教育现代化发展安排部署,我局起草了《来安县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在2020年2月23日前将意见和建议发送至邮箱:2948149185@qq.com,咨询电话0550-5635905。

    附件:《来安县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              

     

     





     

    来安县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

    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皖政办〔20198号)和《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滁政办〔201915号)等文件要求,聚焦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结合我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发展现状。

    我县现有中小学校(含民办不含中专幼儿园,下同)55所,其中乡村中小学校26所;全共有在校学生3.75万人,专任教师3169人。近年来我扎实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多管齐下,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提升广大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教育信息化取得积极进展,为智慧学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高质量完成三通工程建设任务。全县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均达到100%;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为0.85:17.46: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100%

    2.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稳步提升。依托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在线课堂、资源应用平台等专题培训,微课评选、教师信息化应用竞赛等教育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问题。

    1. 思想认识水平有待提升。一些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不够;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2. 基础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还有一些差距,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设备更新换代、应用系统升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影响持续化发展、常态化应用。

    3. 教学应用质效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单一,缺乏融合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技术手段的主动性。部分学校对教育数据的采集、分析不够精准,利用数据提升教学质量还处在初级阶段。

    4. 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各校经费保障不平衡,建设资金分担办法有待明确。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建设模式尚未形成,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二、建设依据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要“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目标。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2018年4月18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标准》指出,智慧学校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主要业务和教育教学关键环节深度融合,涵盖教学、学习、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逐步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智慧学校要实现教学、学习、管理、生活、文化的智能化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模式的融合创新、学习方式的多元自主、校务管理的优化再造。

    2018年8月9日,为进一步推进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安徽省教育厅印发的《2018年度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评估细则》为智慧学校的建设设立了三级考核细则,一级指标为智慧教与学、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基础环境及人才队伍,二级指标为智慧课堂系统、学业评价系统、大数据教学与反馈系统、备课教研等,三级指标为覆盖范围及相应要求。为安徽省各地市中小学的智慧学校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9年3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变革学习方式,促进智慧学习;提高治理能力,强化智慧管理;增强智能服务,创设智慧生活;立足德育根本,打造智慧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支撑环境。

    2019年7月5日,滁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滁州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指出打造智慧学校建设试点引领工程。结合滁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在全市中小学中遴选一批信息化基础扎实的学校,启动市级智慧学校样板校试点工作。以建设市级智慧学校样板校为抓手,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引领推动全市智慧学校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上下功夫,持续引领智慧学校发展,为加快滁州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试点工作要突出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通过智慧学校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试点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模式的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优秀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态势。

    三、建设内容

    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资源库的“五统一”要求,围绕智慧教与学、智慧管理等内容全面推进来安县智慧学校建设,实现教学更加高效、评价更加精准、管理更加科学、生活更加智能、文化更加丰富的校园环境,形成区域统筹的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新模式,全面促进来安县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1.智慧教与学应用体系

    建设智慧课堂系统、学业评价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等系统,依托智能化教学平台,打造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多元化,对各级学校的教学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各级教学质量测评与分析数据,实现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价值评判,辅助教师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教研效率,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

    2.智慧管理应用体系

    打造智慧学校数据中心,为各级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与统一入口,促进区域与学校一体化建设,将优质的应用传递给教育教学的一线;建设覆盖全县的智慧学校管理平台,通过人与业务信息的融合,对校园内各类资源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将教务教学、师生管理、行政办公过程进行优化,辅助新高考改革,实现校园人、事、物等各方信息采集汇聚关联和智能分析,辅助管理者决策,并实现县级平台与安徽省平台等已建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3.智慧生活应用体系

    建设智慧健康监测系统,利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可穿戴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实时采集和监测学生在体育锻炼运动过程的各项数据,包括:平均心率、心率峰值、运动消耗卡路里、运动强度、运动负荷、运动心率百分比和有效运动时长等量化参数,让体育教学可量化和可视化,解决传统健康数据“难量化、难记录、难监督、难分析”的问题;建设家校互通服务系统,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在校表现,加强家长与教师、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家校共育

    4.智慧文化应用体系

    复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专题教育活动功能,提供应用的自主设置角色,组织和管理线上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发布和维护专题教育活动信息,展示各个活动优秀作品,汇聚活动中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活动举办及文化宣传的影响力和其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管理部门组织、管理和督导的水平。

    5.校园基础设施体系

    为小、初、高不同学段的学校建设基于ARVR与人工智能主题的创新教室,将先进的STEAM教育体系引入课堂,实现多学科融合教育,并根据来安县地方文化特色,建设智慧书法教室,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建设目标

    2019年新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2所,实现全县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8%;新建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2所,县镇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8%建成县级学业评价系统推进联网攻坚行动,所有中小学网络带宽提速至200M以上。以应用驱动为先导,狠抓智慧学校项目管理和应用,深入开展装备管理应用巩固年活动。

    2020年新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8所,实现全县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38%;新建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7所,县镇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36%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全智慧学校工作扎实有序向前推进,探索总结符合我县实际的智慧学校建设工作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健全智慧学校工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智慧学校项目管理和应用,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素养。

    2021年新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6所,实现全县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65%;新建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8所,县镇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72%持续深入开展智慧学校项目管理和应用,打造智慧学校信息文化,使智慧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2022实现全县乡村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学校建设标准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全县中小学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大幅提高,网络空间人人通常态化应用,智慧学校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四、重点工程

    (一)智慧学校建设试点引领工程。结合来安县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在全县中小学中遴选一批信息化基础扎实的学校,启动县级智慧学校样板校试点工作。以建设县级智慧学校样板校为抓手,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引领推动全县智慧学校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上下功夫,持续引领智慧学校发展,为加快来安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试点工作要突出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通过智慧学校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二)智慧学校环境建设提升工程。根据智慧来安智慧教育建设工作要求,加强全县中小学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联网攻坚行动,所有中小学校带宽提速至200M以上。农村学校班均带宽接入速率达到5M以上,城镇学校达到10M以上,推进智慧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在校园网络系统基础上建设校园物联网系统。建立网络安全制度及管理体系,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提高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三)智慧教学应用普及工程。建设县级学业评价系统和学校智慧教学平台,构建备课系统、教研系统、智慧课堂系统、学业评价系统等,其中,27中小学校每个年级配备1套智慧教学系统,构建智能、高效的教与学应用环境。配备1套县级学业评价系统,对学校、年级、班级、学科、学生的多模块学业及相关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实现科学的学业评价。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水平,推进智慧学校的应用普及。

    (四)乡村学校扶智攻坚工程。将乡村学校建设放在智慧学校建设的突出位置。对全县录播教室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提高校际间的实时互动交流,实现县域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中小学校智慧管理工程。在与省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汇聚、统一资源管理的智慧校园门户基础服务系统,实现学校校务、教务,师生发展等管理的高效化、智能化、精细化,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新形式。充分用好国家系统和省、市各项系统,利用省级数据中心和基础数据库,提升县级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科学运用大数据优化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全县教育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支撑。根据新高考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走班排课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成绩采集、数据分析、考核评价等,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组卷、智能批改、智能学情动态诊断和个性化辅导等关键问题。

    (六)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加强校长、教师、设备运维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创设管理人员懂、学科教师会、技术骨干精的良好环境。建立开放式、多层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升信息化应用技能,实施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和乡村教师信息素养专项提升计划,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实现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智慧学校建设提供稳定的人才队伍支撑。注重信息素养与学习方式的创新,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开展初、高中信息技术素养学业水平考试,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七)智慧学校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校两级学校信息技术支持服务力量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网络管理和现代化教育装备运维管理的技术人员队伍,培养和任用懂技术、懂教学、懂管理的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重点实施智慧学校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探索以县域管理为主的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机制,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级联动的运行维护支持服务体系,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组织协调、资金统筹等作用,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形成多级统筹、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县教育体育局成立协调小组,负责全县智慧学校建设的政策制定、规划管理、协调指导和组织实施。

    (二)统一技术标准。

    依据国家教育行业标准、《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发API接口规范》和《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标准》等要求,严把招标关,在制定相关招标文件和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时,严格落实“五统一”的要求,严禁自行其是、各自为战,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三)统筹资金投入。

    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分级建设、分级分担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类教育相关项目资金,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多元筹措机制。县政府保障智慧学校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依法依规通过公开招标、竞争谈判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吸引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和参与智慧学校建设,提供技术服务、软件服务、管理服务以及个性化资源建设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四)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智慧学校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导体系,制定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方案,按需配置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建立多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加强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平安校园建设,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建立网上行为自律机制,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规范师生上网行为,构建安全网络、绿色网络、诚信网络。

    (五)加强绩效评估。

    县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划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年度结束后开展绩效评估,及时改进优化建设方案。将智慧学校建设工作纳入纳入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开展第三方评测,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智慧学校建设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依据,促进智慧学校建设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附件:

    1.来安县农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分解表

          2.来安县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件1        来安县农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分解表

    合计数

    2019

    2所)

    覆盖

    2020

    8所)

    覆盖

    2021

    7所)

    覆盖

    2022

    9所)

    覆盖

    26

    张山镇中心学校

    独山镇中心学校

     

    8%

    张山镇长山小学

    三城镇广大小学

    水口镇十二里半小学

    汊河镇文山小学

    半塔镇邵集小学

    施官镇西武小学

    复兴九年一贯制学校

    杨郢初级中学

    38%

    三城镇中心学校

    杨郢乡中心学校

    汊河镇相官小学

    雷官镇烟陈小学

    水口镇武集小学

    大余郢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山初级中学

    65%

    双塘九年一贯制学校

    龙山九年一贯制学校

    磁山九年一贯制学校

    兴隆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城初级中学

    烟陈初级中学

    武集初级中学

    独山初级中学

    相官职业中学

    100%


    附件2        来安县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分解表

     

    合计数

    2019

    2所)

    覆盖

    2020

    7所)

    覆盖

    2021

    9所)

    覆盖

    2022

    7所)

    覆盖

    25

    第二小学

    汊河初级中学

    8%

    城南小学

    汊河镇中心学校

    新安中学

    舜山初级中学

    雷官初级中学

    来安中学

    滁州信息工程学校

    36%

    实验小学

    大英镇中心学校

    施官镇中心学校

    新安镇中心学校

    舜山镇中心学校

    半塔镇中心学校

    第五中学

    半塔中学

    第三中学

    72%

    第三小学

    水口镇中心学校

    雷官镇中心学校

    第四中学

    施官高级职业中学

    大英中学

    水口中学

    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