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志说来安

2010年来安年鉴

来源:来安县政府作者:管理员阅读:发布时间:2014-03-26 00:00字体【  
 

〔概况〕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介于长江、淮河之间,地理坐标:东径11821-11840,北纬3210-3245。南北最长处55千米,东西最宽处30千米。县境东邻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滁州市、明光市,南连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盱眙县相连。土地面积1499.41方千米。辖12个乡镇,130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年末人口50.15万人。

来安县位于南京1小时都市圈核心层,104国道连通南北,312省道横贯东西,洛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南京市区60千米,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千米,距津浦铁路18千米,距省城合肥145千米,内河航运有汊河港、水口港可直达长江。来安县是安徽省的东大门,滁州市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来安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陵,南京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缓丘零星分布。境内地貌类型分为丘陵,阶地,河漫滩三种,面积分别占全县面积的30%、30%、30%。来安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来安县紧紧围绕“奋力追赶盱眙,实现三超百亿、进入全省前列”总体要求,按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目标,打造“绿色能源”硅谷,商贸物流枢纽、山水休闲胜地、和谐幸福家园。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县和城镇化战略,开展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三大会战”。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9.5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收入6.35亿元,增长35%;固定资金投资93.2亿元,增长35%;外贸进出口总额6978万美元,增长20%;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25127,工业支撑能力增强;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频完成,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和小麦高产攻关行动,促进粮油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45.94万吨,油料3万吨,畜产品产量4.2万吨,水产品2.1万吨。种植经济作物45万亩,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2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发展到3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5家;植树造林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21.9%。积极扶持经济合作组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个。世界经济500强企业美国嘉禾公司在我县投资2亿美元,兴建肉鸡养殖加工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业外交项目。开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工作,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9家,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29亿元,工业入库税金2.24亿元。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硅能产业基地新落户项目5个,协议投资15亿元;车辆配件产业园新引进项目27个,投资14.7亿元;家居建材产业现有各类企业16家,其中建成投产12家;精细化工园新上项目5个,完成投资4亿元。规模工业企业总数比上年新增25家;亿元企业新增4家,总数为18家。龙源风电、图强文具、扬子门业等企业的30个项目被列为省“861”计划。金禾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增长26%;完成入库税金9100万元,增长7.1%;企业上市工作已进入中国证监会初审阶段。

商贸旅游蓬勃发展。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5亿元,同比增长19.2%,是“十五”末的2.3倍;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到26家,新增8家,比“十五”末增加21家;香江集团、悦达公司等一批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与来安县签订了投资协议,金太阳装饰城初具规模,已建成运营面积54万平方米,入驻商户256家。旅游业发展强劲,接待国内外游客98.5万人次,增长36.8%,是“十五”末的12.3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增长39.7%,是“十五”末的21.4倍。白鹭岛生态旅游,半塔红色旅游等景区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也提高了来安县的知名度。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完善县领导率队出征组团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方法,开展了招商引资“春季攻势、丰季竞赛、秋季攻坚、冬季冲一刺”行动,积极参加世博滁州推介会、徽商大会、赴港经贸交流等活动,先后举办了5场投资环境说明会,组织开展了6次集中签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县新引进项目20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协议引进资金19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7.4亿元,同期41%。成功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龙源风力发电项目,成为全省第一个风电项目。

园内规模不断扩张。县经济开发区,汊河开发区累计投入6.6亿元,其中新投入资金1.34亿元;开发建设面积13.7平方公里,其中新增开发面积4.7平方公里;建设两区道路11.4公里。县经济开发区5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汊河经济开发区100平方公里的扩容升级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两区累计入驻企业232家,投产116家,协议引资201.5亿元,实际到位99.8亿元;其中今年入驻项目78个,新开工项目54个;协议引进资金6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4亿元。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机遇,迅速组织力量,抓好项目谋划编制,争取和推进工作。全年共谋划编制项目320个,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46个;新开工项目250个,竣工投产项目205个,全面完成年度计划。20个县领导联系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汊河城乡一体化项目签订拆迁协议1500户,完成供地523.5亩。龙源风力发电项目已完成投资18.9亿元,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投入运营的目标。硅能产业园、宁北车辆配件产业园分别被批准为省级硅能产业基地和创业基地,金太阳装饰城被国家住建部建材协会授予华东建材物流基地。香江集团投资600亿在汊河打造南京湾商贸总部基地,南钢盛达、圣源科技、八闽科技园等超亿元项目相继落户,深发印务、奥特汽配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水口、半塔等5个镇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面积达1.6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1家,协议引资12亿元。

城乡建设全面提速。全年投入建设资金12.1亿元,编制来城总体规划、新城区城市设计等各项规划20个,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滁来路综合改造等7条道路全部完工,来安大道、顿丘南路加快建设,城区路网覆盖面积达15.1平方公里,完成“村村通”建设64千米,乡村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县、乡、村公路网基本形成。来城“一城三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建成法院审判技术大楼、质检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即将完工,七里和滨河小区安置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四里岔广场、三里河景观改造,老城河清淤等工程正加快推进。汊河新城6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开工建设。以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为抓手,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有省、市级新农村示范镇3个,示范村24个,农民集中居住区66个,39.6万平方米,水口政务中心主体工程竣工。对配电台区、城乡电网进行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农村水利设施稳步推进,投入1.2亿元,14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连年实施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解决了1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任务。投入资金2.44亿元,精心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实现新增就业6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和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政策,600套廉租房交付使用,有345户住房困难房入住,715人享受住房补贴。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5%,提高村干部工资补贴标准,解决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培训人数7140人。对离休干部医疗费超支的295万元一次解决;安排684万元,为717名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医疗保险。全县在职职工平均工资26500元,同比增长12%,是“十五”末的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增长10.4%,是“十五”末的2.1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39.5亿元,比“十五”末净增21.9亿元。

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创新决策指挥机制,组建新来城建设,企业改制、土地置换等六个重点工作指挥部和两个领导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实行大部制运作,扁平化管理、兵团式作战。创新落实推进机制,建立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在新闻媒体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订制重点工程计划表、责任牌、实行一线督战,现场考核。创新督查督办机制,整合督查力量,定期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先后有42个单位被通报批评,19家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基建联合审批和企业注册登记“一表通”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了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赋予3个试点镇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权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商贸流通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投资1.4亿元,完成32家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妥善安置职工2308人。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投资2885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县财政供给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组织开展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推进理论创新成果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抓好“四联创”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和文明单位评选,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51个,省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到10个。深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县职高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来安中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建立资助贫困生工作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投资2269万元,实施校安工程项目37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乡镇综合文化部和农家书屋建设,目前有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文化中心户158个,农家书屋68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了无线全覆盖,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奖补政策,坚持“村为主”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率先实施土地置换项目。投资2.4亿元,实施土地整治11043亩,已有3320亩整治项目通过省国土厅验收;2228亩城乡建设用土增减挂钩项目获省政府批准,超过全省项目总量的九分之一。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出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完善信访社情分析研判机制,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年信访受理量和来县信访批次分别下降39%和41%,未发生进京赴省群体上访。“五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依法治县积极推进,开展“来安来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社会防控体系建设,突出重点地区,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重视安全生产,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杜绝重大安全事件发生。选派200多名干部到重点工程一线练兵,强化干部的实践能力。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组织开展干部监督进社区活动,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管。围绕“做科学发展模范,当崛起跨越标兵”主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安排300万元,用争先进位考评考核,激发乡镇和部门工作积极性。组织开展以“体察民情、集中民意、改善民生”为主题的“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话民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状,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上,18个省级项目和33个自建项目已全部完成。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建立36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完善“廉情公示”制度,全面推进“点题”公示,实施“阳光村务工程”,规范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严惩各类腐败,全年立案查处86件,处分党员干部89人。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和百名股站长评议活动,改进机关工作作风。

〔安徽省首个大型风力发电项目运行投产〕

来安风电场项目由中国国电龙源风电公司投资建设是央企与安徽省对接的重点引资项目,投资总额近20亿元。风电场位于来安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规划容量为247.5兆瓦,分五期开发,每期49.5兆瓦,分别为龙头港、龙卧寺、东寺港、宝山和大港风电场。全部工程共安装建设1651500KW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建成后年上网电量4亿多度,将大大提高当地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保证区域负荷发展需要。风电作为一项新型清洁能源,每年将节约标准煤10多万吨,每期节约3.5万吨。一期二期龙头港风力发电项目自去年8月份开工建设,经过5个多月紧张施工,2011年元月6日正式完工,33台风电机组正式投产运行,配套的220KV龙安升压站也开始运作。每个风电机组主要由塔基、风筒、叶轮三部分组成,风筒高约80米,每个机组有3个叶片,叶片长42.4米,旋转后可扫风直径达85米,叶片可随风向自行调整方向,3-4级风即能发电,风机发电后通过了回35KV线路接至220KV龙安变电站,升压后送至来安县境内的宝桥变电站,完成并网发电。

〔来安姑娘刘晓妹亚运会夺冠〕 刘晓妹,来安县三城乡人,中国国家女子手球队队员,曾参加过两届奥运会,两届亚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中国女子手球队曾获得铜牌,本届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作为国家队老交的刘晓妹不顾左膝关节的伤痛,毅然请缨出战,比赛征程中共进行5场比赛,相继战胜印度、日本、哈萨克斯坦等队,最终完成历史使命。比赛中,刘晓妹忍着伤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毅力,做到“严防死守”,不让对手有机可乘,多次完成助攻任务,配合队友打入一个又一个进球。中国女子手球队亚运夺冠,打破了韩国垄断亚运会金牌的历史,圆了国人20年来的梦想,刘晓妹作为国家女子手球队员之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国争了光。

〔打造绿色能源硅谷〕 来安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在紧邻县城的来安经济开发区内,规划3平方公里,建设硅能产业基地。20086月,基地正式被安徽省批准为省级硅能产业基地,超群电力、中科太阳能、超林太阳能、皖扬新能源等8家企业落户,一条由单晶硅提炼、切片,电池片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等构成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通过招商引资活动,突出绿色能源产,对硅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解以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相关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培育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拉长绿色能源产业链条。整合各种要素,扶持企业发展。硅能产业园入驻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土地出让保护价,行政事业性等各种规费大力减免、财税上实施奖励等优惠外,来安县还在产业内规划建设了职工宿舍、办公、商贸、金融、休闲等功能小区,为入驻企业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20108月份,成功引进省内首个风电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2011年元月,一期工程完成并实现并网发电。

〔建设商贸物流枢纽〕 来安县结合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围绕东向发展,融入“大滁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部署,围绕南京次中心定位,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培育做强支柱型商贸企业。在汊河经济开发区建设了以信息、仓储、产品转运为主的运输仓储信息物流中心,在园区内部布置有原材料库区、成品库区、仓储、中转功能区等设施,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主业突出的现代物流新格局。加强与大项目、大集团的对接,注重与先进地区和知名企业合作,在物流、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和中介服务等领域,寻求合作,形成大流通、大商贸格局。由南京金太阳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兴建的金太阳装饰城项目,于2006年签约,落户汊河开发区。201010月正式开业。目前,运营面积54万平方米,入驻商户256家,成为华东地区最具规模的集展示、加工、仓储、批发、配送为一体的大型建材物流基地,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苏皖装饰建材批发(总部)基地”称号。2011年初,与香江集团签约,由该投资600亿打造大型商贸物流基地。

〔构筑山水休闲胜地〕 来安县注意生态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主动与南京“都市圈”旅游景点以接,打响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乡村旅游三张牌。绿色生态旅游以白鹭岛、舜歌山、林桥生态园为主;红色传统旅游以半塔保卫战旧址、大刘郢新四军二师师部等红色旅游景点为主;乡村旅游则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全力营造“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温室”的观光农业格局,推出林桥花卉苗木、汊河休闲景观园、小李庄农家乐等一批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全力构筑山水休闲胜地,把来安建成深受南京乃至华东地区群众青睐的魅力“后花园”。来安县专门成立旅游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划,按“树立精品,培育特色、面向长三角,吸引海内外”的原则,挖掘出旅游资源,吸引商客前来打造旅游业。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由南京客商投资3亿元建设,目前温泉公园、峦子湖水上乐、舜耕农业园一期工程已完工,形成集休闲度假、会务接待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知名休闲度假区。

〔营造和谐幸福家园〕 来安县坚持民生优先,投资2.44亿元,全面实施33项民生工程,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改善人民环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保障机制,加快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群众“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出行难、住房难”。全县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12所,“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5%,建立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基本达到“应保尽保”,完成6003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建设,345户住房困难家庭入驻,715人享受住房补贴。建立覆盖全县5万条城市非从业居民和在校学生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合人数达37.8万人,全县近98%的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障;投入8554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对贫困寄宿生实施生活补贴;新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64千米;投资335万元,实施农户改厕5000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农户6.5万人。围绕“大滁城”副中心的目标定位,实施来城“南移西扩”战略,打造“新来城”和汊河新城两个魅力新城,力争实现“一年拉框架,两年展新姿,三年大变样”的阶段性目标。投入1170万元,聘请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一批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编制和参与来安的规划,计划编制重点规划项目29个。全年投入12.1亿元,开工建设城市重点项目33个;投资4.5亿元,先后开工建设西外环路、新城大道、来安大道等9条道路,总长16.8千米。建设县法院审判大楼、质监大楼、城市广场、特殊教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总投资250亿元的汊河城乡一体化项目快速推进;新农村示范点新增23个,全县完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和90%的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营造和谐幸福家园。

〔汊河镇精心打造魅力南京后花园〕 来安县汊河镇位于来安县南部,与南京市高新区相邻,距南京长江大桥15千米,离南京规划建设中的地铁3号线和过江隧道江北连接口仅6千米,南京603路公交车直达汊河大桥。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第一站”和“桥头堡”,汊河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争创省级重点旅游度假休闲乡镇,全力打造魅力后花园,吸引南京等地的客商和旅客。汊河镇在“十一五”规划中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以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开发旅游资源,打造集水产养殖、特种养殖、现代农业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形成景华园生态休闲度假区、小李庄农家乐体验区两大旅游板块。景华园生态园位于汊河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1000亩,已完成度假别墅、温泉会所、花木高墙民、苗木区、蔬菜种植区、葡萄园、盆果花卉区等建设项目,并成功举办了两届旅游美食节。小李庄现代农业示范区由相官村和滁州光威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项目按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规划,根据循环农业的要求进行建设,推广“猪--菜”、“稻-油(麦)”、“禽--果”、“草鸡与林木”、特种养殖与农家乐结合的生产模式。目前示范区内建有农家别墅区、农家餐厅、农家旅馆、蔬菜大棚种植区、经果林示范区、生猪养殖示范区、水禽养殖区等多个项目。景区内有可同时接待500人的餐馆3家,有客房近百间,床位500余张,可基本满足游客食宿需求。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