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建制区划
建制区划

建制区划

发布日期:2023-07-04 14:47 信息来源:来安县人民政府

    【建制区划】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在水口镇东城埂置建阳县,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复属九江郡。东晋,在县城东侨置顿丘郡,后废郡为顿丘县。南朝梁,在半塔镇置高塘郡。北周,废高塘郡置高塘县。隋开皇初,高塘县并入顿丘县,改称新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唐景龙三年(709年),置永阳县,县治在今新安镇双塘村瓦岗。南唐中兴元年(95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来安县入清流县。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复置来安县,县治设在大雍(用)镇(今新安镇)。明洪武初,来安县并入滁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来安县,属六部凤阳府滁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属京师直隶滁州。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滁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南行省安庐滁和道滁州。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直隶滁州。民国元年(1912年)4月,来安县直隶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17年(1928年)8月,废道,直隶安徽省。民国21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30年(1941年)1月24日,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1943年)2月,属中共淮南苏皖边区委员会。民国33年(1944年)4月1日,由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代管。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1月22日,来安县全境解放,同年4月21日,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4月13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1992年12月,属安徽省滁州市。

 

    【行政区划】 1985年,来安县有5个区、2个建制镇(新安镇、半塔镇)和26个乡;1986年,有5个区、4个镇、24个乡;1992年撤区并乡,有8个镇、9个乡;1993年,有27个乡镇;2001年,有8个镇、10个乡;2007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辖8个镇、4个乡;2008年,行政村合并,设130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2018年1月,张山、三城、独山撤乡设镇。2022年,全县辖新安、半塔、汊河、水口、舜山、施官、雷官、大英、张山、三城、独山11个镇和杨郢乡;下设126个行政村、18个社区居委会。

2022年来安县行政区划、面积、村居一览表

乡镇名称

村(社区)数(个)

面积(平方千米)

村名称

社区名称

新安镇

8(11)

139.94

岱山、平洋、黄坝、十里、双塘、孙桥、姜湖、永兴

高郢、新河、建阳、

青龙、西门、东门、

永阳、北门、新城、

红桥、七里

半塔镇

21(2)

284.93

红旗、龙湖、半塔、黄郢、丁城、马厂、小山、宝塔、马头、罗庄、何郢、大余郢、邢港、松郢、北涧、大刘郢、鱼塘、兴隆、高山、白云村、王集

康宁、奇辉

水口镇

15

183.73

西王、拥巷、新河、夹梗、水西、河西、渡口、清水、上蔡、水东、油坊、高隍、枣林、武集、东岳

 

汊河镇

12(5)

116.29

唐桥、文山、张堡、汊河、程集、黄牌、董青、王来、相官、大雅、陈塘、储茂

金港湾、天河、向荣、临溪、阳明湖

大英镇

5

47.89

大黄、大英、广洋、广佛、五岔

 

雷官镇

9

91.01

黄桥、五里、雷官、烟陈、陈官、埝塘、杨渡、桥湾、高场

 

施官镇

14

141.56

中所、龙山、张储、南沛、西武、顿邱、桥西、彭岗、大塘、施官、贾龙民族、仙山、街镇、桃庄

 

舜山镇

10

133.21

和平、炮嘴、石固、练山、林桥、复兴、舜山、大安、六郎、三湾

 

三城镇

9

69.81

广大、河口、沈圩、固镇、涧里、三城、天涧、伏湾、冯巷

 

独山镇

7

75.19

裴集、白露、王巷、独山、青龙、史郢、曲涧

 

张山镇

9

97.42

桃花、张山、郭郢、倒桥、庞河、仰山、罗顶、长山、苟滩

 

杨郢乡

7

112.81

志凡、陡山、静波、余庄、红星、宝山、高郢